怀揣着共同的乡土情怀与发展使命,一批新“网农”齐聚一堂,迎来一场特殊的“数字练兵”——
6月30日,广东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千名“乡村网红”大培训正式启动。
本次培训分5期开展,覆盖全省21个地市共1000名学员,力争培育一批具备“账号运营+直播带货+短视频创作”复合能力的“乡村网红”,打造一支懂技术、善运营、会传播的人才队伍。
(一)
社交媒体时代,手机作为“新农具”,革新了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打破了城乡界限,也带来了发展机遇。
来自茂名的陈丽容,用一口接地气的“粤式英语”介绍家乡走地鸡;韶关客家小伙黄棋峰返乡创业,卖起了黄金柰李、香芋南瓜等土特产;江门台山的阿杰在直播间分享赶海趣事,吸引许多网友专门驱车前往体验……
近年来,广东一大批接地气、有想法、敢创新的年轻人应势而起,打开手机“新农具”,干起直播“新农活”,转型当起了“乡村网红”。
粤北看山、粤西赶海、田间劳作、烧火做饭……借助他们的镜头,乡村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围观。
原本,在村民眼里“没什么好看”的绿水青山,化作网友向往的“诗与远方”;一些习以为常的民俗,在网上摇身变成了“潮流标签”;还有很多“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特色农产品,打开了农村电商的全新副本。
资料图
(二)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激活内生动力,而“人”的破局尤为关键。
随着“互联网+”深度融入农业农村,“乡村网红”已成为链接农产品与市场、传播乡村文化的重要力量。
广阔的南粤大地,丰富的自然景观,厚重的乡村文化,为“村播”提供了多元化内容,意味着“乡村网红”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但同样也要看到,当前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显现,农民数字素养不足,不少农产品销售存在同质化问题,懂农业、会直播、能运营的“复合型人才”占比相对较少。
同时,不少“乡村网红”红得快但难以持久,对账号定位、品牌打造、推广运营等有强烈现实需求,亟待加强针对性培训。
资料图
(三)
广东举办的“乡村网红”大培训,正是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育千名掌握数字营销技能的新农人,推动“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流量变农资”在广东乡村蔚然成风。
参训的1000名学员涵盖村“两委”年轻干部、返乡创业青年、非遗传承人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多元群体,报名十分踊跃。
课程精心安排,邀请头部平台、MCN机构、主播培训师、网络大V授课,构建了以数字技能、产业融合、合规风控为核心的课程,为千名学员提供实战赋能。
今年是广东实现“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站在这个节点上,更能看清广东培养“乡村网红”的意义。
以培养网红为牵引,更好激活本土人才的内生动力,吸引更多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必将催生出更具活力的乡村发展生态,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画卷。
文 | 青的蜂
相关文章:
金寨县沙河乡高牛村:树文明风尚 创美好家园在革命老区金寨县的沙河乡,高牛村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着新时代农村的文明风采这个位于大别山腹地的小山村,通过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活动,让文明新风吹遍田间地头村两委班子带头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理念,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村民们积极响应,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如今,村里办喜事不再攀比排场,丧事也简化了流程,既保留了传统礼仪,又减轻了群众负担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村里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文化广场每月定期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评选活动,举办农民夜校、文艺汇演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更让文明乡风深入人心在环境整治方面,高牛村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家家户户自觉维护房前屋后卫生村里还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如今的村庄,道路整洁,庭院美丽,处处展现着文明新气象现在村里风气好了,环境美了,大家的日子越过越舒心村民们纷纷点赞村里的变化高牛村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文明创建带来的幸福生活,成为沙河乡乡村振兴的一张亮丽名片泗县街头现暖心冰柜 传递城市温情近日,泗县街头出现了一台特殊的冰柜,里面装满了矿泉水、饮料等消暑饮品,供环卫工人、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免费取用这台被称为暖心冰柜的公益设施,成为夏日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了解,这台冰柜由当地爱心企业捐赠设立,24小时不间断供电冰柜上方贴着免费取用的温馨提示,还特别注明请留给更需要的人许多路过的市民看到后,也自发往冰柜里补充饮品,让爱心持续传递大热天能喝到冰凉的矿泉水,心里特别感动一位正在取水的环卫工人说外卖小哥王师傅也表示,这样的公益举措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泗县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暖心冰柜项目是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创新举措,旨在弘扬互助精神下一步还将在更多人流密集区域增设类似设施,让城市更有温度2021年度中国马主联盟年度会议于9月2日在山西省右玉县隆重召开南陵县家发镇龙山村开展“筑牢安全防线 共享健康”世界安全生产与健康日主题活动25年如一日悉心照顾“植物人”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