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今天(29日)从住房城乡建设部获悉,截至去年年底,全国已建设口袋公园超4.8万个。如今,百姓身边可观、可感、可亲近的绿色空间,正在不断拓展。
截至去年底 全国建设口袋公园超4.8万个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已建设口袋公园4.8万多个,绿道超过12.8万公里。36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实施了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轮换开放草坪1.8万余公顷,增加健身设施18万多件。
住房城乡建设部表示,下一步将在前期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各地积极拓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新空间,增加可进入、可体验的活动场地,在公园草坪、林下空间以及空闲地等区域划定开放共享区域,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升公园多元服务功能。
家门口的体育公园 赏景健身两不误
近年来,各地持续推进“公园+体育”建设,更多家门口的体育公园,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清晨,浙江衢州十里运动休闲长廊的一处桥下空间已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市民们或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或沿着步道跑步,或在羽毛球场挥拍较量。据了解,这个休闲长廊通过整体规划设计,充分挖掘沿线边角空间,将闲置角落变废为宝,设置了包括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在内的11个专业运动场地。
当夜幕降临,义乌的廿三里街道泉塘村的这处桥下空间,同样迎来不少运动爱好者。孩子们在游乐区的秋千、滑梯上欢笑嬉戏,家长们在器械区健身锻炼,篮球场和羽毛球场更是人气高涨。这片曾经被遗忘的6000平方米桥下空间,如今已变身为设施齐备的体育公园。
如今,“公园+体育”的模式,在当地已经形成示范效应,开始吸引不少社会资本的关注。今年以来,廿三里街道的其他几个村子也相继启动了桥下公园改造工程。
不仅有老少皆宜的运动场所,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城市还专门打造了儿童友好型的活动场地。在鄂尔多斯的东胜区,为了丰富儿童活动空间,当地打造了21个“小而精”“小而美”的口袋公园,并因地制宜地设置了沙滩、滑梯、攀岩墙等设施200多套组,为儿童成长提供更多、更友好的空间。
“公园式”商场打造购物新体验
公园的绿色带给我们的是放松与愉悦,现在不少城市当中,“公园式”商场应运而生,这种集自然景观、商业设施和多元文化空间于一体的新型生活方式,正以独特的魅力引领都市生活的新风尚。
在广东惠州,走进这家名为“蝶树溪谷”的商场,仿佛进入了一座“森林仙境”,粗壮的大树拔地而起、盘根错节,形形色色的精灵俏皮地露出脑袋。
这家商场已不再是单纯的购物场所,而是逐渐转型为融合自然景观、商业设施和文化体验的“公园式”商场。
在深圳,现在“公园式”商场也随处可见,它们的自然景观设计,并非仅仅是简单的绿植堆砌,而是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构建起一个小型的自然循环。植物的多样性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调节局部气候,吸附灰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清新、舒适的休闲空间。
记者了解到,深圳拥有数量庞大的公园和绿地,截至2024年底,全市公园总数达1320个,蓝绿生态空间约占陆域面积的50%,为打造“公园式”商场提供了先天的自然条件。因此,为了支持发展“公园式”商场,深圳还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鼓励公园通过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科学研究、生态补偿、碳汇交易等形式,促进公园的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和人文、生活、美学等社会效益,这为商业与公园的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委专家委员会委员 王贵美:特别是现在这种单一场景向多元化场景的转变,其实是从更深度上激活了城市消费的潜力。在这种模式下更能够将居民就近消费和就近工作、就近休闲,深度融合起来,能够激活居民的消费潜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公园+文创 激发历史名园新活力
随着身边的公园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公园+”创新实践正在涌现。在北京,公园通过各种新鲜的参与性项目,丰富游客的游园体验。
前不久,北京天坛公园上线了新一批文创AI自助拍照机,一推出就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他们只需站在镜头前,借助智能合成技术即可轻松换上各种古装造型,生成置身天坛公园里各种古建场景的精美照片。
与此同时,天坛公园还集中推出了多款融合天坛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从祈年殿造型的精致雪糕、古建筑纹饰书签,到寓意吉祥的饰品、特色文具等,成为游客争相收藏的“可带走的天坛记忆”。
在北海公园,作为皇家园林,凭借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资源,公园结合自身特色,推出了白塔、九龙壁、荷花等标志性建筑和花卉的冰箱贴,通过匠心独具的文创产品,让深厚的文化底蕴触手可及。
据介绍,近几年北京市属公园推出的“公园礼物”文创产品已经有5000多种,囊括10多个品类。
王贵美表示,现在这种文创+形式的公园经济,通过这种沉浸式的可触可感式的消费,既能够让文化得到深度传播,也能够让居民在旅游公园、参与公园消费的同时,获得新的体验和新的感受,为公园提供更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收入。
(总台央视记者 杨潇 徐静 谭振华 王露莹 浙江台)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高考少年即将圆梦“天空之城”:大疆是我的“同龄人”互袭持续!伊朗说首次动用了“泥石”导弹 否认请求与美谈判特朗普政府宣布推迟对俄经济限制措施铜陵打造适老服务新模式 让银发族乐享晚年生活在长江南岸的这座工业城市,一场关乎老年人幸福生活的变革正在悄然推进铜陵市通过创新服务模式,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为当地20余万老年群体撑起一片温馨的夕阳红现在社区里就有老年食堂,走几步路就能吃上热乎饭家住铜官区幸福社区的陈大爷笑着说这样的助餐点已在全市建成142个,惠及3.5万老年人更贴心的是,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在义安区,智慧养老服务平台24小时守护着独居老人的安全通过智能手环、一键呼叫等设备,已累计处置紧急求助1200余次郊区则创新推出时间银行互助养老,低龄老人服务高龄老人,存储的服务时间将来可兑换为养老服务医疗方面,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部开设老年病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78%文化养老同样精彩,老年大学开设32个专业课程,各类文艺团队常年活跃在社区广场我们要让每位老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市民政局负责人表示从助餐就医到文化娱乐,铜陵正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描绘出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民生画卷战事不断升级!中国驻以色列使领馆发布紧急通知:自20日起将组织在以同胞分批次安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