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 >新增10个双学位项目,中山大学今年在内地招生7845人 正文

新增10个双学位项目,中山大学今年在内地招生7845人

来源:数闻社编辑:综合时间:2025-07-01 23:14:52

  6月15日,记者从中山大学获悉,2025年中大进一步扩招本科生,内地本科生招生计划增加至7845人;在港澳台的本科生招生规模保持500人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中山大学新增10大“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这10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在高考中单列专业招生,全国总计划为210名。

  新增专业及创新班

  2025年中大强基计划新增药学(生物医药)专业和数学与应用数学(智能科学)培养方向,目前一共招收12个强基专业(方向),依托13个院系培养。新增“柔性电子”“智慧农业”“数字经济”3个本科专业,培养“集复合知识结构与前沿实践能力于一身”的高质量人才。

  中大推出7大各具特色的“创新班”,涵盖基础理科、新医科、新工科等多个专业,通过构建专属成长通道,将课程有机衔接、梯次推进、渗透融合,鼓励和支持学生学习深造。不同“创新班”将通过高考招生或者院内遴选两种形式进行选拔,为学生提供一对一导师指导、小班化教学等全方位支持,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造性、复合型人才。

  “创新班”具体包括: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永銮创新班”,公共卫生学院(深圳)“病原微生物与生物安全创新班”,物理与天文学院“基础物理与天文学术新星培养实验班”,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振声创新班”,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鸿网创新班”,医学院“BRIGHT-X眼科创新班”,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微电子学院)“电子信息创新基地班”。

  新增10大双学士学位项目

  今年中山大学新增10大“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突出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多样化发展机会。这10个双学士学位项目在高考中单列专业招生,全国总计划为210名,主要涉及4大领域:第一是“X+人工智能”,如金融学+人工智能、金融学+计算机、管理学+计算机、大气科学+人工智能;第二是“涉外人才类”,如法语+法学、日语+法学、法学+英语;第三是“生命健康类”,如生态学+预防医学;第四是“湾区战略类”,如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经济学,物理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双学士学位项目的“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培养目标的新,旨在开辟面向未来的新型交叉人才培养路径。双学士学位项目不是简单的知识拼贴,而是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所依托的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分属两个不同的学科门类。中大双学士学位项目包含专业都是一流专业建设点,依托雄厚师资和大科研平台作支撑,具备“深度交叉融合”“产学研用全贯通”等特点。 其次,培养方案的新,这个项目将进行单独编班,小班教学,专属跨学科融合课程占核心课程四分之一以上。学生需要完成1篇融合性毕业论文,体现2个专业交叉内容。毕业时,1张毕业证、1张学位证,在证书上显示所获得的2个学位。

  保持“零调剂”政策

  今年中大在招生录取过程中将继续保持近几年的做法,按院系专业招生,学生录取的时候即确定了被录取的院系。

  学校在全国普通本科录取实施满足考生专业志愿的招生政策,也就是“零调剂、不退档、认加分、无级差”——即报满不重复的专业志愿不会调剂到未报考的专业、政审和体检合格且报满专业志愿或服从调剂则不退档、认可考生政策性加分、专业录取无级差,最大限度满足考生专业志愿。

  在志愿填报方面,填满6个不重复的专业,指该省一个专业组志愿内可填报的6个专业数量,都不重复的填满,则不会录取到未填报的专业。如果专业组志愿内可填报的专业数量少于6个,全部填上即是填满;如果专业组志愿内可填报的专业数量多于6个,填满前6个专业,会录取到前6个专业之一。填满6个不重复的专业志愿且政审体检合格,中山大学录取不退档、不录未填报的专业。

  此外,新生进入中大后,还拥有新生二次遴选、转专业、辅修等多种学习方式,全校各院系的专业都提供了让同学们跨学科学习的机会,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刘单燕

  通讯员 张洁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热门文章

    0.0563s , 4709.3203125 kb

    Copyright © 2025 Powered by 新增10个双学位项目,中山大学今年在内地招生7845人,数闻社  

    sitemap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