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也是广东对口支援西藏林芝31周年。近年来,广东就业援藏促进500多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到广东就业,其中有8位西藏青年入职广东省林业系统,为建设绿美广东添砖加瓦。
喜山巍巍连南粤,雅江潮涌到南海。在广东省龙眼洞林场,林芝籍青年拉穷已工作5年。从陌生到熟悉,从青涩到稳重,拉穷茁壮成长为一名业务能手,是人们眼中的“活地图”“飞行家”和“好导师”,书写着“粤藏一家亲”的新篇章。
一碗广东凉茶克服水土不服
鼓励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到区外就业……2020年7月初,国家的一声号召,拉穷坚定决心,跨越山海,从喜马拉雅山下的林芝市来到南海珠江之畔,走进位于广州市的广东省龙眼洞林场,入职成为一名林业助理工程师。广东省就业援藏工作为他开启了新的人生。
广州与林芝相距三千多公里,气候迥异,习俗不同。回忆起5年前的生活,拉穷记忆犹新,他说:“正值7月,从凉爽的青藏高原来到炎热的广东,一下飞机,仿佛走入桑拿室,太闷热了,坐着都出汗,刚到广东就水土不服。”同时,身在异乡,人生地不熟,每逢佳节倍思亲,孤独感陪伴着刚入职的拉穷,整个人清瘦了不少。
拉穷参与自然教育活动(通讯员供图)
这一切,让同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们热情接纳了拉穷,用温暖感染着拉穷。工作上,拉穷先被安排在办公室,负责收发文、档案管理等基础工作,全面了解林场的工作流程,为后续的工作打下基础。生活中,同事们给拉穷带来了广东凉茶,一碗碗下肚,水土不服的问题得以缓解,也激活了拉穷内心那热情奔放的藏人性格,唱粤语歌、吃白切鸡,探访南越王博物院、瞻仰中山纪念堂……拉穷慢慢融入了广东,一首粤语歌《海阔天空》成为他的最爱,唱出了“格桑花逐梦大湾区”的理想与坚持。
丈量绿色南粤成为“活地图”
林芝“松杉挺拔遍山谷,牛马悠闲绿野边”,自小在西藏长大,拉穷习惯用脚丈量雪域高原,到广东后,他依然保留着这一习惯,给他的工作提供了莫大支持。从第二年开始,拉穷前往管护站锻炼,广东省龙眼洞林场1622.14公顷的林地上,7个管护站均留下了他的足迹。
每个工作日,拉穷穿梭于山林之间,用脚步丈量岭南大地,龙眼洞林场每一处边界角落都有他“打卡”的身影。“遇到游人,提醒莫带火种上山;遇到捉鸟的大网,及时清理;发现有人在林区违建,第一时间向村民普及国家法律法规,恢复林区原貌。”拉穷说,用脚步丈量南粤大地,每一步、每一滴汗水都是值得的,对林场的边界也有了清晰的认识。
拉穷成长为林场新的“活地图”,是科研人员眼中最有活力的“向导”。林场出版的《广东省龙眼洞林场两栖爬行动物》一书中,拉穷的名字赫然在列。他介绍说,丈量林场,碧水青山是最亲密的老友,对林场蕴藏的动植物“家底”了然于胸。过去几年,凭借着这份熟悉,拉穷带着科研团队翻山越岭,调查完成上述书籍,填补了林场的一项空白。“一天晚上调查时,遇到眼镜王蛇拦路,吐着信子,立起一米多高,吓人一大跳。”拉穷如今想起仍有点后怕。
饮头啖汤学成首批“飞行家”
广东人敢为人先,饮“头啖汤”,入乡随俗,作为年轻人,拉穷也喜欢接触新事物,深知巡查辛苦的他想用“无人机”代人去巡查。他敢想敢做,通过培训学习与实践,成功获得无人机AOPA驾驶员合格证和民航局颁发的CAAC视距内中型无人机执照,成为林场首批获得CAAC证书执照的无人机驾驶员之一。
得益于对林场工作的熟悉,新科技赋能林业后,林场的巡查工作出现了新变化。拉穷说,无人机巡护相当于有了一个“空中视角”。当操控无人机翱翔山林,高清镜头实时回传画面,护林人员能够迅速察觉乱砍滥伐、森林火情等隐患。科技突破了地形限制,大幅提升广袤林区的监管效率。
拉穷在龙眼洞林场巡查(通讯员供图)
传统巡护工作路线较为单一,视野有局限,无人机已成为林业人“会飞的眼睛”,为传统巡护工作插上智慧翅膀。炎炎六月,拉穷刚与同事结束一场清理入侵物种薇甘菊的大战。他介绍说,林间病虫害如同隐匿的“绿色杀手”,松材线虫、薇甘菊、金钟藤等入侵物种,曾致使成片林木濒临死亡。借助“粤林监测平台+无人机巡护”等科技手段,背负设备穿梭山林,仔细观测虫情、精准施药,能精准发现防治“绿色杀手”,守护生态平衡。
开展自然教育成为“好导师”
如何让绿美广东全民共享呢?拉穷思索良久。早在2022年,拉穷就调至森林旅游管理科,投身动植物科普宣传和自然教育活动,开启了探索自然教育、传播生态文明知识的新大门。他迫不及待地向学生们普及介绍龙眼洞林场之美。
《神奇的蘑菇在哪里》《森林医生》《小小护林员》《大地的智慧》……展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套“行走自然”系列课程的导师手册。拉穷介绍说,一年多时间里,他与部门同事一起努力,累计举办50余场自然教育活动,其中由他带队的就有10余场, “我喜欢给前来学生介绍龙眼洞林场的红色蘑菇,每到春天大片大片绽放,红的像雪域高原的格桑花,令人震撼。”
从最初的腼腆到落落大方,拉穷已成长为学生们眼中的“好导师”。在自然教育课堂上,孩子们俯身草丛观察昆虫、于山林间辨认树种,眼中满是好奇与求知的光芒,拉穷说,这让我深刻意识到,守护生态不仅在于种树护林,更在于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让更多人自觉成为绿色守护者。
架起桥梁赓续“粤藏一家亲”
5年光阴似箭,在同事刘文眼中,拉穷已从一位青葱少年成长为一位业务能手,并且与同样来自西藏的一位美丽藏族姑娘在广东成家立业,家中更添了可爱的宝宝,日子过得幸福美满,成为传播藏粤文化的使者。2024年,受广东第十批援藏队和林芝市人社局的邀请,拉穷回到林芝市各县进行就业援藏政策宣讲,拉穷说,再次踏上林芝这片熟悉又亲切的土地,内心是非常激动的。望着学弟学妹们期待的眼神,拉穷每问必答,号召学弟学妹们勇敢前往广东工作。
当前,就业援藏热度持续攀升,广东的就业更具广度和温度,拉穷的故事更是数百名藏族青年逐绿南粤的浓厚缩影。在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沙头角林场、樟木头林场、西江林场、德庆林场、云浮林场等单位都涌现着藏族青年骨干的身影。
来广东就业的西藏青年(通讯员供图)
这些藏族青年和拉穷一样,初到时,怀揣着对新环境的顾虑与忐忑,然而南粤大地的热情很快消融了陌生感。从入职时同事的真诚接纳,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暖心关怀,他们迅速融入这片土地。在工作中,他们虚心求教、勤学苦练,不断积累林业业务知识,从业务“新手”成长为行家里手。如今,这些藏族同胞已深度扎根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用智慧与汗水在各个领域担当重任,成为推动绿美广东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粤藏无远近,千里尚为邻。在密切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粤藏两地人民走得越来越近、越来越亲,就像殷红的石榴籽越抱越紧,书写下“粤藏一家亲”的新篇章。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利嘉伟
通讯员 林荫
相关文章:
深圳口岸查获旅客违规携带4只活体陆龟入境近日,深圳海关在口岸旅检通道查获一起旅客违规携带活体动物入境案件关员在对入境旅客行李进行X光机检查时,发现一名旅客的行李箱内藏有可疑物品经开箱查验,现场查获4只活体陆龟,这些龟类被分别用塑料盒和袜子包裹藏匿经初步鉴定,这批查获的活体龟类包括2只豹纹陆龟和2只苏卡达陆龟这两种龟类均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携带濒危物种及其制品入境必须事先取得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机构核发的允许进出口证明书深圳海关提醒广大出入境旅客,进出境时应主动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切勿携带禁止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对于非法携带濒危物种的行为,海关将依法予以查处目前,该案已移交海关缉私部门作进一步处理热剧《长安的荔枝》火爆荧屏,实力派演员雷佳音在线邀您品尝岭南佳果网传武夷山游客遭银环蛇咬伤身亡?官方辟谣:严重失实|真相调查近日,一则关于女性游客在武夷山景区被剧毒银环蛇咬伤后不幸身亡的消息在网络流传针对这一传言,武夷山市有关部门迅速展开核查,并于今日发布正式声明:该消息与实际情况存在重大出入,属于不实信息据武夷山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全面排查景区监控记录和医疗救治档案,近期并未发生游客被毒蛇咬伤致死事件景区安全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确实存在多种蛇类,但银环蛇在该区域分布极少,多年来从未发生过银环蛇伤人事件野生动物保护专家指出,武夷山景区设有专业防护设施,并定期开展防蛇知识宣传游客如遇突发情况,可通过遍布景区的紧急呼叫系统获得救助景区医疗站配备有抗蛇毒血清等急救药品,能够及时处理各类意外伤害网信部门提醒广大网民,对于未经证实的网络传言要保持理性判断,不轻信、不传播同时呼吁各网络平台加强内容审核,共同维护清朗网络空间目前,有关部门已对谣言源头展开调查人脸信息泄露可能导致“被贷款”等问题!“刷脸”要守好安全防线合肥市北苑村社区:“门铃计划”让老有“善”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