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脸解锁、刷脸支付、刷脸进小区……当前人脸识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作和生活场景,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社会运行效率。然而,当“刷脸”成为生活常态,一些“强制刷脸”“无感抓拍”等不当使用乱象以及人脸识别数据滥用等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应当引起重视和警惕。
——人脸识别数据被“强制”收集。日常生活中,部分场景强制要求人脸识别作为唯一验证方式,被“刷脸”或强制“刷脸”认证情况屡见不鲜。个别商家、机构违反个人信息必要原则,过度收集人脸识别数据,甚至通过强迫、捆绑方式收集人脸识别数据,明显超出正常使用需要,导致个人信息存在违法违规收集风险。
——人脸图像被不当存储和传输。人脸图像包含丰富的信息,尤其是高精度图像可能包含虹膜、唇纹等相关信息。因此,非必要存储、传输人脸图像有较高安全风险。特别是如将人脸识别数据与个人身份等敏感个人信息关联存储,还可以关联个人行为和交往规律,重构特定目标的“关系网”,进而带来更大的安全风险。
——人脸识别数据被非法使用。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部分个人信息处理者所持人脸信息呈指数式增长,因人脸信息等身份信息泄露导致“被贷款”“被诈骗”等问题时有发生。例如一些不法分子通过窃取人脸信息,冒充用户身份进行账户注册、实名认证、刷脸支付以及网络贷款,导致受骗者财产损失;甚至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将非法获取的人脸信息用于洗钱、涉黑等违法犯罪活动,导致用户被无辜卷入,给个人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带来损失。
国家安全机关提示
人脸信息暗藏身份密码,非法使用触碰的是法律红线。人脸信息安全关系数据安全和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要构建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法治规范。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我国网络数据安全,以及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内的网络应用提供了制度保障。《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作为上述法律、行政法规的关键配套制度,明确了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边界、使用规则,是对上位法中关于个人信息处理原则的具体细化落实,增强了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有利于保障新技术合规应用,提升个人信息保护水平。
——强化技术防范。建立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定期对人脸识别系统进行安防检查,采用防火墙、入侵测试系统、入侵防御系统等网络安全设备,保护人脸识别系统免受网络攻击。数据采集要遵循最小必要原则,仅采集实现特定目的所必需的人脸数据,避免过度采集,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对采集到的人脸数据进行加密存储,且对不再需要的人脸数据及时清理和删除,降低数据泄露风险。
——强化自我防范。个人应提高对人脸识别技术安全风险的防范意识,谨记“非必要不提供”原则,除了必要人脸认证之外,在授权使用面部识别前应确保其用途、范围以及信息保护措施,核准正规网络平台和软件,减少个人人脸信息泄露风险。如发现个人人脸信息被非法使用,应寻求法律帮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铜陵市开展关爱活动 温暖留守孩童心灵近日,铜陵市组织开展了针对留守儿童的慰问帮扶活动工作人员深入乡村,为这些特殊群体送去了学习用品和生活物资,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学业情况在走访过程中,慰问人员与孩子们亲切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鼓励他们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同时,还向监护人宣传了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政策,叮嘱他们要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此次活动不仅为留守儿童送去了物质帮助,更重要的是传递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温暖许多孩子表示,要好好学习,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社会的关爱近日,一名旅客在入境时因携带大量境外电话卡被海关查获据悉,该旅客随身行李中共有1900张来自境外的SIM卡海关工作人员依法对这批通讯设备进行了暂扣处理根据相关规定,个人携带大量电话卡入境需提前申报,否则将涉嫌违规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乐高集团与多方携手为流动儿童创造高质量玩乐机会,为更多儿童开启玩乐模式次日'高烧就退了'!钟南山院士点赞:国产创新药疗效远超进口药品(改写说明:1.将第二天改为次日;2.烧改为更专业的高烧;3.增加院士头衔体现权威性;4.原研药改为创新药更通俗;5.用远超替代就是比...好的表述,更显专业;6.保持钟南山人名和核心观点不变)我国发布全球首个深海海山数字化智能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