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雨下得这么急,你们还来了!”近日,年过八旬的袁心枝喜出望外,将徐丽峰迎进屋里。
袁心枝是庐江县盛桥镇神墩村村民,她子女均在外地,老伴意外离世,是一名空巢老人。前不久,她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复发,疼得下不了床。村里孝老服务队得知消息后,一边紧急联系老人子女,一边协调卫生院送医。老人出院后,孝老服务队副队长徐丽峰和队员们上门探望,帮助她做家务,查看用药等事项。
“每次来都先让我们娘俩视频。”袁心枝高兴地说。这时,徐丽峰已拿出手机,熟练地拨通了远在浙江温州的徐太云的微信电话。屏幕那头,徐太云连声道谢:“以往,总担心母亲一个人在家不安全,现在村里常来照应,让我们子女心里踏实多了!”
话音刚落,在一旁的袁心枝抬手轻轻拭去眼角的泪水,感慨地说:“村里的人过来帮我洗衣服、打扫卫生,提醒我按时服药,照顾得非常周到!”
像袁心枝这样的例子在神墩村早已不是新鲜事。“买药难”“生病无人照料”……翻开神墩村党委书记陈伟的工作笔记,30余条民生诉求中,关于老年群体的需求最多。
神墩村60岁以上的老人有892人,其中独居老人45人。“老人的事等不得,更拖不得。我们通过召开‘板凳会’,党员干部深入各村民组,与群众一条板凳上拉家常,把老人群体的迫切需求一条一条收集上来。”神墩村党委书记陈伟如是说。
为了让这些“记下来的需求”变成“摸得着的温暖”,神墩村聚焦独居老人等群体面临的“生活照料困难、应急响应迟缓”等问题,积极探索“破题”之法,构筑“建档式摸排-靶向式服务-长效式保障”孝老服务体系,实现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精准匹配。
这正是盛桥镇以作风建设推动为民服务走深走实的生动注脚,该镇将作风建设融入民生服务实践,聚焦群众可感可及的问题,推动干部作风在一线锤炼、群众诉求在一线解决。
“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组成19支孝老服务队,精准摸排全镇326名无人照料的孤寡独居老人,提供代买粮油药品、代缴水电费、拨打亲情视频电话等6项服务。”盛桥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周臻泽表示。
为了让服务更精准,盛桥镇坚持以“需求前置+服务下沉”为导向,通过逐户走访摸排,建立服务对象档案,详细记录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主要需求以及子女信息;在服务对象家中贴上“孝老服务队”温馨提醒卡片,卡片上标注了服务人员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确保紧急情况下能及时提供帮助。
同时,针对服务对象的身体状况,将失能者、独居老人、重症残疾人等七类高危人群纳入“重点关怀”对象,将身体健康的老人归类为“常规关怀”对象,建立“三色档案”管理机制,通过“日常走访与快速响应”的服务模式,实时跟踪服务对象生活状况,精准把握服务对象的日常需求。截至目前,全镇开展助老服务76场次,惠及342人次。
“探索推行‘孝老服务’,有效解决老人的迫切需求,也让党员干部在一线为民服务中锤炼实干作风。”盛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镇将持续推深做实“孝老服务”,通过打造老年互助食堂、引入智能监护设备等务实举措,让老人生活有人管、困难有人帮、服务更精准。(钱明东)
相关文章:
喜讯!黄埔有轨电车2号线北段正式通车 市民可享3天免费乘车福利广州黄埔区交通建设迎来新进展,备受期待的有轨电车2号线北段线路于近日投入运营为庆祝线路开通,运营方特别推出惠民活动:即日起连续三天,所有乘客均可免费体验乘坐这条新开通的北段线路全长约5.8公里,共设6座车站,串联起沿线多个重要区域线路采用现代有轨电车制式,配备智能化运营系统,将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选择值得注意的是,免费乘车活动仅限开通前三日,后续将恢复正常收费建议市民朋友把握机会,提前规划出行路线,体验这条崭新的轨道交通线路铜陵市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助力社区治理升级该市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探索出志愿服务+基层治理新路径当地组建了由党员、退休人员、大学生等构成的多元化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开展常态化服务在老旧小区改造、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中,这些红马甲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铜陵市创新建立了时间银行互助机制,志愿者可通过服务累积积分,兑换相应服务或实物奖励这种良性循环模式有效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已突破20万人各社区还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服务品牌,如邻里帮帮团周末课堂等项目广受好评通过搭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了志愿服务需求与供给的精准对接,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小心!这些办公“黑科技”可能有泄密风险今日辟谣(2025年6月19日)宣州区:执和美之笔 勾勒乡村振兴新画卷在皖南腹地,宣州区正以和美为底色,描绘出一幅乡村振兴的动人图景这里,青山绿水间点缀着白墙黛瓦的农家院落,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文明乡风拂过每一个村庄走进水东镇前进村,整洁的村道两旁花木扶疏,文化广场上村民们载歌载舞村支书李光明介绍,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整治,村里不仅建起了污水处理站,还打造了特色文化墙,让村庄既有颜值又有内涵在养贤乡,稻虾共养示范基地里,农户们正忙着收获小龙虾一田双收让亩均效益提高了三倍多!技术员王磊说该区通过推广稻渔共生等生态种养模式,带动2000多户农民增收致富文化振兴同样精彩在古泉镇,非遗传承人张秀英每周都会在村文化礼堂开设剪纸培训班;洪林镇则依托乡村大舞台,定期举办农民歌会、广场舞比赛等活动,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如今的宣州乡村,既有现代生活的便利,又保留着田园牧歌的韵味正如区委书记汪侃所说:我们要让乡村振兴既有'面子'更有'里子',让农民群众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收获更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