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谢家集区杨公镇汤王村,放眼皆绿、瓜果飘香,错落有致的民房,干净整洁的道路,随处可见的文明标语,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扑面而来。
近年来,汤王村以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主线,将党建引领、产业赋能、文化铸魂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党员干部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群众文明素养明显提升,书写了新时代“以文明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汤王村继入选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安徽省文明村镇之后,今年又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聚合力”
汤王村的蜕变,得益于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创新。村党总支充分发挥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乡村治理与精神文明创建融合新路径,精心打造以“举好旗、判好势、画好图、把好关、造好桥、定好标、办好事、育好人”为主要内容的“八好”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品牌。聚焦“融什么、融成什么样、怎么融”主题,先后组织开展“汤王农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乡村治理与精神文明创建融合发展”专题大讨论,锚定建设省级“红色文旅融合先行示范村”、打造淮南“新时代红色文旅创新发展高地”目标,明确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总体要求、阶段目标及重点任务。
产业赋能,因地制宜特色产业“添动力”
汤王村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将红色资源、兰花种植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打造集红色研学与兰花产业、生态旅游、观光农业于一体的“兰花小镇”。大力发展“兰花经济”“阳台经济”“庭院经济”,兰花产业不仅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也促进了村集体和村民增收,更是辐射带动了周边的“喜之园家庭农场”“友进瓜果家庭农场”生态休闲农业发展,通过建设田园观光采摘区、乡愁记忆馆、亲子耕作体验乐园、田园赏花木屋等项目,举办葡萄、梨子、草莓、西瓜等水果采摘旅游活动,丰富延展了农文旅产品体系。开展特色农产品消费帮扶和特色农产品进校园活动,安徽理工大学定向采购汤王村绿色农产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兰花小镇项目》获“淮南市第四届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擂台赛”二等奖。
环境提升,焕发美丽乡村“新魅力”
汤王村聚焦提升村容村貌,累计投入资金逾百万元完善基础设施,完成农村改厕、污水管网改造、卫生室、文化广场、电力设施升级等工程,道路硬化率达100%,治理坑塘12处,绿化覆盖面积达3786平方米。探索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模式,明确了“勤劳致富、孝老爱亲、移风易俗、环保卫生、遵纪守法、热心公益”共6大类、30项必评指标,实行累加计分。通过“以文明积分,以积分换物”的创新做法,激发群众文明意识,实现群众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推广村庄“微改造、精提升”,利用房前屋后闲置地,通过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等方式,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苗圃园、小花园、小公园等“五小园”。制定《文明公约》,开展“最美家庭”“美丽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评选出最美家庭11户、美丽庭院53户、“好婆婆、好媳妇”17人,形成人人学习最美家庭、家家争做美丽庭院的浓厚氛围。
文化铸魂,厚植乡土文化资源“激活力”
汤王村是一方红色热土。该村按照“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农文旅深度融合”总体思路,推动红色文化、兰花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持续擦亮“红色汤王”文旅名片。
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研学精品课程,发布汤王红色文化教育一日研学、周末研学、寒暑假期研学线路,每年接待游客1.2万人次,接待大中小学省研学游70余批8000余人次。汤王村入选安徽省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安徽省关心下一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记者 朱庆磊)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金寨县青山镇:“多管齐下”紧抓农时促生产当前正值春耕夏种关键期,青山镇采取系列措施确保农业生产有序开展该镇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技术指导服务通过发放明白纸、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科学种植技术镇里还协调农资经营单位备足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确保供应充足同时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应对可能出现的旱情,镇政府提前检修水利设施,疏通灌溉渠道各村成立抗旱服务队,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用水问题农技站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随时解答农户咨询此外,该镇还积极推广良种良法,引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通过示范田建设,带动周边农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目前全镇已完成春播面积3.2万亩,夏种工作正有序推进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初步共识 商务部通报首轮磋商进展当涂县:“凉亭故事会”开讲 小阵地“讲活”大文明杜集区举办社区文明养犬主题推广活动为规范居民养犬行为,杜集区近日组织开展了文明养犬进社区专题宣传活动活动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设置咨询台等方式,向居民普及文明养犬知识工作人员重点讲解了犬只登记、免疫接种、遛狗牵绳等注意事项,并现场解答居民疑问此次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依法养犬、文明养犬意识,营造和谐社区环境不少养犬居民表示,将积极配合做好犬只管理,共同维护社区公共秩序金寨县梅山镇:文明祭扫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