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团队采用微创和内镜技术,在不开颅的前提下,采用经眉毛的微小切口,成功为一名颅内大型脑膜瘤患者实施了高难度的经眶肿瘤切除术。肿瘤全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
病例回顾:头痛背后暗藏巨大肿瘤
54岁的张女士(化名)因持续2个月的间歇性头痛就诊于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头颅CT检查显示其右侧颞叶巨大脑膜瘤,压迫邻近脑组织,直径达3公分,如不及时处理,患者可能会面临眼球运动障碍甚至失明的风险,手术治疗迫在眉睫。
脑膜瘤多为良性,但若巨大生长、位置深在、毗邻重要神经血管,手术风险较高。该患者的肿瘤位于颞极,邻近视神经和颅内颈内动脉等大血管,传统开颅手术需大切口、剥离颞肌、广泛牵拉脑组织,可能导致神经功能损伤。为最大限度降低创伤、保障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广东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万锋教授、郭止戈博士团队经过充分影像评估与术前规划,决定采用经眶颞极微创入路实施肿瘤切除。
左图为术前MRI,术后MRI(右图)显示肿瘤已全切除
技术突破:经眶入路,微创与内镜的“双剑合璧”
经眶入路是近年来神经外科领域兴起的前沿技术,通过眉弓和眶缘微小切口(通常<5cm)建立手术通道,结合神经内镜与显微操作,可精准抵达中颅窝的颅底病变,避免传统开颅的较大头皮切口损伤,且直达肿瘤和肿瘤附着的基底面、完全不用牵拉颞叶脑组织,同时可以更好地控制肿瘤血供、减少出血。
该术式需要同时对眼眶和颅底的解剖非常熟悉,属于“跨界”学科,需要神经外科显微手术和内镜手术扎实的基础,以及团队配合,而神经内镜与显微镜技术相结合在颅底肿瘤手术中展现出诸多显著优势。显微镜能提供高分辨率、立体感强的显微图像,方便医生清晰辨识肿瘤与周围组织结构,进行精细操作。而神经内镜则具有独特的广角视野和多角度观察能力,能够更好地辨认小血管和神经,保留重要结构,避免损伤和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二者结合,既发挥了显微镜在精细解剖操作上的优势,又借助神经内镜拓宽了手术视野,使医生在切除肿瘤时,能更精准地保护周围重要组织,减少肿瘤残留,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经眉毛的微小切口只有5cm以内
手术采用眉下沿皮纹切口(长约4.5cm),通过巧妙利用解剖结构将术后疤痕隐藏于眉毛下方,在确保功能完整性的同时兼顾患者美观需求。术中创新性磨除部分眶骨质建立直达颞极区的“绿色通道”,借助4K超高清神经内镜系统精准辨识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关系,有效规避视神经、动眼神经及颞叶损伤风险。该入路设计可直接控制肿瘤基底面血供,实现Simpson 0级全切且无需牵拉脑组织,术后影像学复查证实无残留,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显著缩短住院周期。
专家呼吁:早诊早治,守护脑健康
“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良性肿瘤,早期多无特异性症状,但若发现及时、治疗规范,绝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万锋主任强调,“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我们已能通过更小创伤实现肿瘤全切,最大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患者一旦出现持续性头痛、视力减退或手脚活动障碍,应尽早至神经外科专科门诊排查。”“此外,在合适的病例,经过充分术前评估,我们可以做到对神经结构微创的同时、对切口和体表的微创,病人不用剃发、更快康复、回归正常生活。”
神经外科内镜技术以“微创化”为核心,凭借切口小、损伤少、恢复快的显著优势,其技术特色在于:通过自然腔道(如经鼻蝶入路)或微小骨窗直达病灶,避免大面积脑组织暴露与牵拉,结合高清广角内镜与多角度镜头,突破深部狭小空间的视野局限,实现肿瘤与血管、神经的精准分离;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至3-5天,且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主要诊治范围覆盖颅底肿瘤(垂体瘤、脊索瘤)、脑积水、颅内囊肿、脑出血等,尤其适用于特殊生长方式的深部肿瘤及内镜辅助下的其他神经外科疾病。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王子瑜
通讯员 许丁康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菲律宾在半月礁、舰长礁海域进行非法侵权活动,中国海警部门已就此发表严正声明高考云咨询周即将启动!根据教育部最新通知,6月22日至28日将开展为期7天的线上咨询服务届时,全国高校将通过网络平台为考生和家长提供招生政策解读、志愿填报指导等全方位咨询服务上海戏剧学院近日发布博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知名演员金世佳成功入围,而同为演艺圈明星的黄晓明则遗憾未能上榜这份公示名单显示,金世佳将攻读该校表演艺术研究方向博士学位值得注意的是,两位明星考生均报考了上戏202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最终录取结果呈现出戏剧性反差金寨县汤家汇镇:劳动节里志愿红 爱心服务助“新”风港澳船只将获准直达江门港进行检修粤港澳大湾区航运合作迎来新突破,港澳地区的船舶将可直接驶入江门港口进行维修保养这项政策调整将显著提升区域船舶维修效率,为港澳船东提供更多便利选择江门作为珠江西岸重要港口城市,拥有完善的船舶维修设施和技术力量新政策实施后,港澳船只需办理简化手续即可入港,大大缩短了以往需经其他港口中转的时间成本业内人士指出,此举不仅便利港澳船舶运营,也将带动江门当地船舶维修产业的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航运服务一体化进程预计未来将有更多专业维修企业落户江门,形成产业集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