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巢湖市银屏镇,提起退休教师杨茂林,大家纷纷竖起大拇指。他多年来,利用工作之余,走村串户搜集文史资料,足迹踏遍巢湖各乡镇;他深耕红色文化宣传,帮助村镇建设红色文化纪念馆;他常年坚持红色文化创作,发表文章100多篇并多次获奖;他还致力于扶危助困,将所得的稿费、讲课费全部捐给农村青少年和贫病村民。近日,杨茂林获评2023年第三季度“合肥好人”。
“我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杨茂林说,1976年起,他先后在银屏镇蒋河小学、岱山小学任教。在蒋河小学任教期间,他深入了解到著名的蒋家河口战斗历史后,对当地红色历史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利用闲暇时间开始着手搜集整理。他查阅大量的历史典籍,一本《巢县志 巢湖志》被他翻得起了毛边,书中不少地方都有折页、标记。经过不断的学习思考,他积累了大量创作素材,也有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他撰写了《蒋家河口战斗故事》《巢南抗战老兵李德友》《巢南银屏抗战民谣》等100多篇作品,十余篇被《环巢湖名村》《巢湖故事》等书籍收录。
杨茂林用自己搜集来的乡村文化,积极为城乡文化建设服务。银屏镇的岱山村、吕婆村、白牡山村、爱国村、芙蓉村,散兵镇的项山村在建设美丽乡村村史馆时,均收录了杨茂林撰写的具有本地乡土特色的文化故事和有关介绍。
杨茂林说,他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心怀感恩的他,将自己的稿费全部拿出来,资助贫困学生和困难家庭,迄今已累计捐款数万元。他还连续多年义务照看村里留守儿童,义务辅导作业。
退休后,杨茂林担任巢湖市老年教育讲师团的教师,走进巢湖城乡各地,讲述巢湖地方历史和红色文化。截至目前,他义务宣讲近百次,撰写老年教育论文、教案数十篇,多次在合肥市、巢湖市老年教育课堂教学征文大赛中获奖。
近年来,因研究成果突出,杨茂林被聘为合肥市环巢湖文化研究会会员,合肥市新四军历史文化研究会、合肥市三国文化研究会、巢湖市范增文化研究会理事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65岁的杨茂林仍旧干劲十足,要为传承红色文化继续发光发热。(记者 代敏)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中国好人”杨传武:爱心助困显大义中日企业携手合作,日本企业广东行经贸活动促成1166.22亿元项目签约Festo惊艳亮相2025 华南国际工业博览会王忠心:“兵王”虽解甲 “忠心”仍赤诚民进党当局蓄意破坏两岸旅游交流 国台办:违背民意终将自食恶果民进党当局近期持续设置障碍,阻挠两岸旅游往来正常化国台办发言人指出,这种违背两岸人民期盼的倒行逆施行为,必将遭到台湾同胞的强烈反对据了解,民进党当局不仅拒不恢复两岸旅游开放,还不断制造各种借口,企图切断两岸民间交流这种政治操弄严重损害了台湾旅游业者和民众的切身利益国台办强调,两岸同胞血脉相连,加强交流合作是民心所向任何人为设置的障碍都阻挡不了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共同愿望民进党当局的所作所为,最终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