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菊英帮叔叔理发
今年59岁的刘菊英是合肥市新站高新区瑶海社区勤劳社居委居民。她三十年如一日地照顾残疾叔叔与残疾女儿,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家庭重担,做饭、打扫卫生、擦拭身体……在窘困拮据的日子里咬牙坚持,没有一句怨言,用爱心、责任与丈夫共同撑起了一个温暖的家。
夫妻齐心悉心照顾残疾叔叔30余载
刘菊英从小就是个坚强乐观的姑娘,身边的人见到她都要忍不住夸上几句。成年后,刘菊英经人介绍与丈夫相识。婚后的生活虽不宽裕,但也简单幸福。丈夫的叔叔史绍俊十岁时从高处摔下,造成智力低下、肢体残疾二级,一直未婚,就住在刘菊英夫家附近,一家人也能互相照料着。
随着叔叔年纪增大,生活完全无法自理。经过协商,刘菊英和家人决定将叔叔留在身边,肩负起照顾他的责任。自此,刘菊英一家的生活也发生了变化。丈夫为了家庭,选择在附近打散工。刘菊英就担起了为叔叔做饭送水、打扫卫生的责任。30多年来,李菊英始终把叔叔像自己的父亲一样来对待。
多年坚持柔弱身躯撑起家庭一片天
32年前,刘菊英的三女儿史良玉出生了,给家里带来不少欢乐。原本想着小日子应过得幸福美满,但女儿的一场疾病将这一切都改变了。女儿三个月的时候,刘菊英发现孩子身体出现异样。后经医生确诊为大脑发育不全导致智力残疾、肢体残疾2级并伴有“癫痫”。“是我耽误了孩子的病情。”刘菊英十分自责。突如其来的意外,让这个原本就不宽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为了将女儿治好,刘菊英和丈夫几乎跑遍了全国各大医院,但都没有结果。为了能全力照顾家人,刘菊英决定和丈夫各自分工,丈夫负责在外赚钱,她在家尽心照顾女儿和叔叔。
随着女儿年龄增长,看着哥哥姐姐会读书写字,她读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刘菊英一路找了不少学校,都遭到拒绝。直到一位校长被刘菊英的行为感动,答应了请求。不管刮风下雨,还是盛夏酷暑,每天早上不到七点,刘菊英给女儿穿衣、洗漱、吃早饭,背着她去学校。
为了这个家庭,32年来,她几乎不离家门,就算压力很大,她也从未想过放弃女儿。“孩子是我生下来的,这是我的责任,不管多困难,我都一直会照顾她。”(记者 邵晓杰)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桐城市大关镇:为银发族开设幸福学堂在桐城市大关镇,一群银发学子正享受着别样的晚年生活当地创新推出的幸福学堂项目,让老年朋友找到了学习新知的乐园这个专为长者打造的特色教育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让老年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每周固定的书法课上,老人们挥毫泼墨,在宣纸上留下岁月的印记;智能手机培训让银发族也能玩转移动互联网,与远方的儿孙视频通话;养生讲座传授健康知识,帮助长者科学调理身体最受欢迎的要数地方戏曲班,老戏迷们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伙伴以前总觉得退休后没事做,现在每天都有盼头68岁的王大爷笑着说镇文化站负责人表示,该项目旨在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目前已有200多位老人报名参加,课程安排充分考虑长者特点,采用灵活轻松的教学方式下一步,大关镇计划扩大办学规模,增设更多实用课程,让更多老年朋友享受到文化养老的乐趣,真正实现夕阳无限好的美好愿景蚌山区:打造家门口的“小确幸”2021年度天津青少年马术系列赛首站比赛即将在兆天马术俱乐部拉开帷幕中国马术健儿首度聚首东京 三项赛与场地障碍项目8名选手集结备战筑路径、传爱心、育青才,欧莱雅集团与京东于第三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签署可持续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