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董瑞丰、李恒)针对医疗机构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推诿患者、隐私泄露等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20日宣布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公开曝光。
最新发布的《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显示,从2023年6月至2026年5月,国家卫健委联合中医药局、疾控局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为期一年的专项治理,涉及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
此次整治重点包括: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安全制度缺失、工作机制执行不力、风险防控能力薄弱、科室管理松懈、医疗文书不规范、院感防控不足、患者信息泄露、电子病历管理混乱、医德医风建设滞后等十大类问题。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对医疗机构负责人履职不力、延误危急患者救治、伪造病历文书、违规开具证明、重复使用一次性器械、医德医风教育缺失等行为进行重点查处。
方案明确,整治工作将分自查整改、集中治理、总结评估三个阶段推进,要求医疗机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消除安全隐患,健全内部质控体系,提升患者安全保障水平,优化群众就医感受。
据了解,国家卫健委此前已实施为期三年的医疗质量提升行动(2023-2025),在医疗质量改进和安全保障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部分突出问题亟待解决,相关制度要求有待进一步落实。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桐城范岗镇:推进文明实践活动 打造美丽乡村新画卷伤口必须用酒精才能彻底消毒……这个说法靠谱吗?|真相大揭秘酒精消毒并非唯一选择医学专家指出,虽然酒精具有杀菌作用,但并非所有伤口都适合使用过度使用酒精反而可能延缓伤口愈合,甚至造成组织损伤临床上常用的消毒剂还包括碘伏、双氧水等,它们各有优势比如碘伏刺激性较小,适合儿童和敏感部位;双氧水对厌氧菌特别有效对于日常小伤口,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反而是更温和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消毒只是伤口处理的第一步,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同样重要严重伤口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护人员处理坚决打击医疗行业不正之风!14部门联手整治医德失范行为针对医疗领域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国家14个部委近日联合发布重要文件,明确表示将以最严厉的态度查处医务人员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这份重磅文件强调,对于任何损害医德医风的行为都将采取零容忍态度,坚决维护医疗行业的纯洁性文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必须严格规范医务人员执业行为,重点整治收受红包、过度医疗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同时强调要建立健全医德考评制度,将职业道德表现与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直接挂钩此次多部门联合行动,彰显了国家整顿医疗行业作风的坚定决心文件还特别指出,要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社会监督,对查实的违规行为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绝不姑息砀山县:家门口“幸福场景”触手可及马来西亚医疗旅游理事会携马来西亚顶尖医疗资源亮相第 36 届中国(广州)健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