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6月30日宣布,全国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自7月1日起正式实施药品追溯码扫码结算制度,标志着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药品电子追溯体系全面落地。
这一制度通过为每盒药品赋予唯一20位电子追溯码(即“数字身份证”),实现医保基金结算环节的实时验真监管,从源头遏制回流药、串换药、医保诈骗等行业乱象。
制度落地:三方协同构建全链条监管闭环
根据国家医保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药监局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采集应用的通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内药品需率先在最小销售单元标注追溯码,中药饮片可享受12个月过渡期。医保定点机构在销售药品时,必须通过扫码验证并实时上传数据至全国统一平台。技术薄弱地区可延期至2025年底完成系统改造。
公众通过“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扫描药盒条码,可即时查询药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轨迹。若发现非本人购买记录或重复结算信息,可通过12393专线举报。据国家医保局通报,湖南、安徽等13个试点省份已通过该机制拦截异常交易8.3万笔,追回违规医保资金5.1亿元。
战略升级:从基金安全到民生保障的三重价值
追溯码机制实现了医保监管模式的根本变革。国家医保局监控平台可实时阻断同一追溯码的二次结算,使“医保卡套现”“空刷盗刷”等骗保行为无所遁形。对消费者而言,扫码验真功能有效防范篡改批号、存储不当的回流药风险,据国家药监局通报,试点地区用药投诉率已下降35%。
医药产业亦迎来数字化转型红利。国药集团通过追溯码数据优化物流配送,渠道管理成本降低18%,问题药品召回效率提升80%。该机制正推动行业从“粗放销售”向“精准管理”升级。
长效保障:法治与技术双轨驱动监管革新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已将追溯码异常记录纳入医保诈骗案件核心证据链。最高人民法院2024年7月发布的典型案例显示,多起团伙倒卖集采药品案件均通过扫码数据锁定关键证据。国家药监局同步升级包装防伪标准,要求2026年起高风险药品采用“码盒一体化”不可逆标签,从物理层面杜绝篡改可能。
技术支撑体系同步强化。国家医保信息平台已具备日均处理超2亿条扫码数据的能力,为全品类药品监管奠定基础。“要加快构建‘企业赋码、机构验码、公众查码’的药品追溯管理体系,筑牢医保基金安全防线,让每一分‘救命钱’都花在刀刃上。”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在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中强调,将持续完善药品追溯码管理体系。
随着电子追溯体系落地,药品零售行业正迎来“阳光下的变革”。当每一盒药的流通轨迹均可追溯,传统监管盲区将被彻底消除,而消费者也将真正实现从“被动用药”到“主动溯源”的权益升级。这一制度的全面实施,既是医保基金精细化管理的里程碑,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民生领域的深度实践。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潘沈思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美方决定在挪威北极地区建立外交机构重大水电项目生态保护再添新举措!天生桥二级水电站生态流量泄放系统全面投入运行这一创新性工程开创了水电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发展的新模式,通过科学调控下泄水量,有效保障了电站下游河段的生态需求项目采用先进的流量监测技术,实现了对生态流量的精准控制,为流域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在保障电力供应的同时,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流量泄放系统的投运,标志着该电站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为同类型水电站的生态治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专家表示,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对促进水电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电站将继续优化生态流量调度方案,为构建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作出更大贡献庐江小伙捐献“生命种子”救人2020内蒙古速度赛马大奖赛(呼和浩特站)燃情启动陈兴红 :孝老爱亲,真情守护温暖人心